《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陈千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是由甘第尼、福尔曼、爱德华兹写,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全书共分五个部分,24个章节,后面还有一些补充,如瑞吉欧学校的专用词汇和其他资源附录。
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我选择阅读这本书,因为之前看到过一段话“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我很好奇,原来孩子们的“语言”方式有这么多种,带着这样的好奇,我打开了这本书。
翻开书后,我就看到最开始的译者序—“小题大做”的瑞吉欧·艾蜜莉亚,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到,学校老师的标准与小朋友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是有一定差距的,但瑞吉欧·艾蜜莉亚的工作对教育的态度则显得“小题大做”,但这种“小题大做”来自于尊重和幼儿有关的每一件事:把幼儿看作和任何人一样的独立个体,尊重幼儿的想法,接纳幼儿的个别差异,感激来自幼儿、老师、家长以及社区的任何微小贡献,所以,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教育工作者随时随地向幼儿、同事和家长学习。而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现阶段所追求的。
翻到前言,我发现在右上方有一幅绘画作品《生活的联想》,是戴安娜学校5岁幼儿们的作品。其实仔细看,可能也分不清每一件物品是什么,但是连在一起,从整体中能够明白幼儿的表达,充满着幼儿独特的魅力。而且我发现后面每开始一个章节时,右上方都有一幅孩子的绘画作品,有一幅《困难的、曲折的、复杂难理解又重要的讨论》的绘画作品,幼儿画了两个面对面的人,都从嘴巴里出来复杂凌乱的线条,来表示两个人复杂难理解的讨论。看到孩子的绘画,就会很容易理解孩子的想法,很贴合名字。这就是孩子独特的表达,与成人是不同的,这可能也是瑞吉欧教育所提倡的把!
文字在书中是必备及主要的媒介,而本书中为营造瑞吉欧·艾蜜莉亚的特殊情境,加上了各类照片以及图表,同时,书中还有很多案例,结合照片、案例,使我更清楚明了的认识瑞吉欧课程以及我需要的借鉴的地方。
整本书中,我看的最多的是第三部分中的第十章:教师的角色:伙伴、园丁和向导,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瑞吉欧教育认为幼儿天生是个学习者,所以作为成人的老师应扮演一种辅助角色,但幼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
首先要学会倾听幼儿。幼儿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倾听、观察,进而了解孩子在学习情境中所运用的策略。教师试着去扩展幼儿的耐力与注意力的集中,增加技巧与策略的范围,强化他们的集中与努力,但仍允许孩子在游戏中尽情地体会到欢乐,这就需要老师的记录,记录的方式包括书写的笔记,幼儿对话与小组进行讨论是录音及誊写,或是重要时机与活动的照片、幻灯片及录影,以及搜集幼儿的作品或建构作品。
其次是螺旋式学习与共同控制。教师与幼儿共同控制的关键完全放在幼儿的对话中,教师从中截取某些想法并回应给幼儿,使幼儿的讨论与行动更有意义。当幼儿无法继续进行讨论时,教师的介入是很重要的,但决定介入的时机是教师必定会经历的困难。跟孩子在一起,就要不停地调整,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或确定的。马拉古奇曾说过,孩子的处境是“一直危险的处于表现他们想要的和压抑他们他们不想要的边缘”,因此,教师不应干预过多,并且不要错失任何一个具有价值的教育时机。
最后是深入的互相检讨及自我检视的方法。瑞吉欧的分析与回馈包含支持与检讨两方面,对于教师之间深入性探讨,马拉古奇说过:“我们必须准备两个口袋,一个是满意的口袋,而另一个就是不满意的口袋。”教师彼此之间,对异议也有接纳的心理准备,并期望能深入讨论和获得建设性的批评,这被视为最佳途径。
在这本书中,第十三章分享了一个案例《小水坑的智慧》,在大部分成人眼中的一个既肮脏又无聊的水坑,对瑞吉欧这个大家庭来说则如获至宝,并以水坑为探索主题,进行了一连串有趣的项目课程活动。拍摄了照片,并进行了文字解释,从一个小水坑到后来幼儿探索影子与倒影的形成,当幼儿利用绘画建构出倒影与影子时,这些图像会呈现出投射的角度与细节等知识,当幼儿使用道具来相互协商他们的认知时,概念就会适时地出现了。
而现在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观察幼儿,并进行多种方式的记录,虽然现在大部分进行的是个案观察,但也同时对其他幼儿有一定的观察记录;然后我们也会进行教研,年级组或全园性质的讨论,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虽然我还没有能力,用生活中的小事形成一系列的生成活动,让幼儿得到更多的能力与发展,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会有那样一天的。
我读过这本书后,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这都需要我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累积经验。今后,我也会珍惜幼儿的“一百种语言”,努力挖掘幼儿的各种潜能,尊重每一位幼儿,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