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首页  家园共育
读书分享:读《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有感
发布时间:2020-05-24 浏览次数:827 作者:

读《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有感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刘文清  

孩子的说话大人不太懂?孩子内心的需求无法及时察觉?也许,你需要的是学会解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教师而言,书籍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工具,阅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最近我有机会阅读到了严虎博士的《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通过这本书让我找到了很多我想要的答案。

绘画是儿童十分钟爱的表达方式,几乎是儿童的第二语言,儿童画,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体验,通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并结合手、眼、脑的协同作用,画下的内心情感和生活体验。然而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面对儿童所表达出来诸多行为往往不能正确理解,自以为是的用大人的眼光理解孩子。不能正确理解孩子,便不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严虎博士的《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便是一本帮助成人正确分析儿童画,进而理解儿童心理状况的一本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书

一、作者简介

严虎,医学博士,师从司法精神病和精神药理学专家博士导师陈晋东教授。心理医生,临床催眠师,心理教育专家,国内权威绘画技术领域专家,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艺术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心理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医生。

医学博士、临床催眠师、心理教育专家、资深临床心理治疗专家、国内权威绘画技术领域专家、国内多家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等。从事心理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多年,尤擅长绘画心理技术,拥有大量独创研究和开拓性实践经验,如绘画认知疗法、动态绘画治疗、催眠绘画治疗技术等。经多年研究与实践,已在国内权威心理学杂志发表绘画心理相关学术论文十来篇,为目前国内在该领域发表学术论文最多的专家之一,并已出版绘画心理领域著作五本,为国内出版该领域著作最多的专家之一,多次在国内各类学术会议报告个人在绘画心理领域研究成果。

二、作品介绍

(一)读序章

对于儿童绘画领域不仅是专家老师长期以来关心,研究的问题,也是国内家长长期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书的序章中是书评人站在家长的角度,表达出对相关书籍得需求。严虎博士也写出了创作此书的重要背景:家长们急需一些关于儿童绘画心理方面的书籍。在国内,大多书籍来源于国外翻译,非常缺少一本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书籍,并且其他书籍大多侧重于美术学,侧重专业知识,而缺乏实际指导作用。孩子是一张白纸,充满了一切可能,因此此书是严虎博士送给全国家长的礼物,也是送给自己女儿的礼物。

(二)读目录

本书一共四章:

  1. 为什么要了解儿童绘画

  2. 儿童绘画的特点

  3. 如何解读孩子的画

  4. 家长如何利用绘画指导儿童成长

  5. 附录:儿童可以选择的多种有趣的绘画形式

    作者提出了四个问题又详细解释这四个问题,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儿童画与儿童心理之间的联系。

    (三)读内容

    第一章:为什么要了解儿童绘画。儿童画是儿童作为创作者所完成的绘画,它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体验,通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并结合手、眼、脑的协同作用,所画下的具有内心情感、生活经验的图片。绘画是一种符号表征方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儿童绘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她伴随儿童成长,是儿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

    本章从什么是儿童绘画、儿童绘画对儿童的作用、家长为什么了解儿童绘画三个方面还有相关绘画案例向我们解释儿童绘画。让读者能对儿童画研究与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引起读者对儿童绘画的重视。

    第二章:儿童绘画的特点。儿童绘画是一种图形表达,他给我们提供了一幅认知地图或儿童心理生活的直接“输出资料”。由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儿童具有与其心理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儿童的直觉,情感意志和社会技能等心理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章第一节向大家介绍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性的理论研究,以奥特的儿童绘画发展理论为代表,向读者说明了不同阶段儿童绘画的特点,通过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绘画发展相对比,进一步了解儿童绘画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系将儿童绘画大致分为五个阶段:2-5岁涂鸦阶段,5-7岁图像阶段,7-9岁人像画阶段,9-11岁现实主义表现阶段,11-13岁自然主义表现阶段;第二节通过儿童绘画案例详细介绍各个年龄段儿童绘画的特点,以及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的要点工具准备,家长老师指导方式。

    第三章:如何解读孩子的画。本章是全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分为五节从五个方面分析解读儿童的画:儿童绘画行为分析、儿童绘画形式的解读、儿童绘画主题解析、儿童绘画内容解析、特殊儿童画的解读。

    在本章中,第一节将向读者展现孩子绘画前的重点行为分析及可能代表的含义;第二节从绘画的基本元素线条、构图、阴影、颜色四个大面分别阐述如何解读儿童绘画的形式;第三节对儿童绘画中常见的绘画主题一一进行说明,让读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绘画:第四节从表层内容到象征含义进行由浅人深地解读,让读者掌握读懂绘画的技巧,第五节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特殊儿童的绘画,让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章中,对于孩子的每一种绘画内容都给了相应的解析如:星星,情感或身体上的剥夺;孤寂的情绪;对未来的思索和希望。雨:低落的情绪;压力的体现;宣泄的方式......

    第四章:家长如何利用绘画指导儿童成长。本章一共四节:利用绘画本身的功能指导孩子;用绘画的评估诊断功能;利用绘画的治疗功能;让孩子喜欢绘画。

    绘画是儿童表达的方式,但很多家长根本不懂孩子在表达什么,通过本书的前三章,读者可以大概了解孩子画中表达的意思,但如何利用绘画指导孩子健康成长,依旧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书最后一章主要就是讲如何利用绘画指导儿童成长。绘画本身具有表达功能、释放功能和重建与升华功能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节将对这三种功能进行具体的介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绘画还具有评估诊断和治疗功能,第二、三节详细论述如何利用绘画进行评估和促进孩子成长。最后一节,主要是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喜爱,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儿童愿意接受,家长可以进行操作的方式。

    附录:儿童可以选择的多种有趣的绘画形式。绘画本身是有趣的,它符合孩子的天性,通过多种形式的绘画方式,可以让儿童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增强糊化过程中的趣味性,让绘画最终成为孩子的爱好。

    本章中选取了很多符合儿童发展的可操作性的绘画形式如:手指画、泥巴沙子画、边听音乐边绘画、石头组合化、蜡笔刮画、拇指动物、吹画、弹画、用线条和颜色表达不同情绪天气、胶画......

    三、读后感受

    绘画是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区域活动还是日常教学中,儿童都会接触学习绘画,正确引导幼儿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检查,因此严虎博士的这本《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是一本送给家长的礼物,也是送给老师的礼物,这本书是一本讲技术的书,但不能将书中的内容当做公式看待,它更侧重告诉读者,如何理解幼儿,让幼儿可以更容易被理解,让成人在绘画中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 首页
  • 园所介绍
  • 教坛传真
  • 家园共育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 © 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