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力》读书分享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石向丽
一、作者介绍
罗利娜(萌芽),毕业于香港大学,师从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深耕情绪管理、早教启蒙、亲子沟通等领域研究。她是知名家庭早教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母婴号“萌芽研究所BUD”主理人,2018微博十大影响力母婴育儿大V,百万父母认可的新生代育儿导师,同时也是两个男孩的妈妈。
二、内容简介
(一)内容概述
作者基于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的先天气质理论,并结合十年心理学研究成果和自身育儿实践,提出了家庭教育方案。作者认为,每个孩子自出生始就携带一串气质密码,这串气质密码决定着孩子的性格,甚至影响命运,也决定着父母的养育方式。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会被孩子的种种行为和问题所困扰,不知如何解答与应对,本书中就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案例,提出了12条顺势养育法则。
(二)气质分类
孩子与众不同的探索和响应环境环境的方式,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先天气质”。这种气质与平时说的“这个人气质真好”中的气质不一样,就比如双胞胎也有很多不同点。先天气质是一个专有名词,指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气质上的个体差异可能在胎儿期就已经形成了。
在研究中,学者从以下9个维度中对气质进行分类:
1.活动水平:好动—安静(游戏时上蹿下跳/独处很长时间)
2.节律性:规律—随性(入睡、大小便等,规不规律)
3.趋避性:主动—退缩(面对新环境、新事物时能否主动接受)
4.适应性:默默摸索—快速调整(面对临时改变的事情,能立即接受或哭闹不妥协)
5.反应强度:淡定—夸张(被同伴欺负了会站着不动/立刻反击)
6.反应阈限:稳如泰山—风吹就动(值高的幼儿对熟悉的东西改变时没反应,值低的幼儿物体的改变做出反应)
7.情绪本质:乐天派—消极派(发生不愉快的事时,能一下就好/烦躁不安)
8.注意力分散性:坐稳30分钟—3秒
9.持久性:坚持到底—随时更换(玩玩具时的状态)
(三)顺势教养法则摘录
本书中根据孩子成长中的能力:创造力、好奇心、成长力、抗挫力、成就感、注意力、依恋感、社交力、手足力、规则感、自信心和同理心,提出了12项顺势教养法则。
1.通过体验吸收知识,通过游戏唤醒创意,为创造力源源不断地加入原料。
2. 创造安全提问空间,提升提问质量,促进孩子有效思考。
3.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宰,父母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温情,找到自己适合的角色和位置,当好孩子的“陪玩”教练,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支架式引导。
4.孩子在成长中也必须要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父母要做孩子的“根”和“翅膀”,但不要替代孩子飞翔。
5.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鼓励孩子找到目标,激发孩子保持热情,这边是成功的关奥秘。
6.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具备良好注意力的人。注意力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7.情绪是连接压力和动力唯一的桥梁,当孩子感到压力和不安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照顾好孩子的情绪,给他力量,在我着手进行减压。
8.孩子的社交能力层层递进、厚积薄发的过程。眼神交流、对话反馈、轮流游戏、社区活动、破冰游戏,这些相互衔接的活动会让孩子更受欢迎,更好的融入环境,并提高学习力。
9.别忘了时不时给孩子之间的轻易账户上存上一笔,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10.保持沟通的双向性、契约的平等性,规则才能真正发挥出积极作用,这才是真正的爱。
11.成长中农有太多的恐惧、迷茫和害怕,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强大,强大到光明道路自动出现在眼前。
12.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孩子才会真的和我们分享和感受。
三、实际应用
本书中通过能力讲解、案例探讨、测评分析、工具应用及延展阅读五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根据本班情况,截取了比较适用于本班幼儿的日常应用的几种游戏。
(一)模仿游戏激发创意
1.魔法人游戏:通过语言和表情来演绎这个物体是以什么状态心情来表现的。如“一根拨开了皮的香蕉”“雪糕融化的心情”“一张在风中飘扬的纸”“风跟云朵跳舞的样子”。
2.开脑洞的艺术“假设思考游戏”:问幼儿“假设你可以在火星上盖房子,该如何计划?遇到火星人你可以问他三个问题以及可以为你做三件事,你该怎么办” ?
我们班的幼儿偶尔会出现,脑海中有画面但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况,所以根据两种“模仿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与创造力。既能让幼儿掌握良好的聚敛思维,也能有机会去发展扩散思维,为自己的创意加上足够的“原料”。
(二)将主动思考引入亲子阅读
1.文本事实提问:询问书中的内容协助幼儿理解文本。
阅读观感提问:帮幼儿延伸思考的广度,提高辩证思维方式,找到问题不同的角度。
想象提问:询问书中没有的内容,是激发幼儿想象力最好的方式。
解析提问:能够产生不同意见和分析的提问叫做解析提问,让幼儿重新思考故事内容逻辑,提升辩证思维。
2.思维导图游戏
主题: | ||
K我知道什么 (What I know) | W我想知道什么 (What I want) | L我学到了什么 (What I learned) |
|
|
|
第一步:找出孩子已经知道的东西,用口述或涂鸦的方式来表达。
第二步:了解孩子想知道什么东西,提出想了解的,跟前者有关的问题。
第三步:跟孩子一起探索和发现,标准答案并不重要,关键是把思考画下来,并持续更新。
第四步:把学到的记录下来,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看到与本物体相关的话题都可以收集起来,不仅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也大大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库。
(三)通过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
书中说道,一个在学龄前得到过充分运动的孩子,到小学的时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和注意力都会发展得更好。现在很多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如孩子正在搭积木,家长喊来吃水果、孩子玩泥巴,家长认为不卫生阻止幼儿的活动等,造成部分幼儿注意力低下、半途而废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这两种游戏可以让孩子得到有效锻炼。
1.羽毛球/乒乓球障碍赛。
孩子手里拿一个羽毛球拍,上面放好羽毛球,沿着事先设计的路线拿着羽毛球行走,路上会有各种障碍(如:有人在旁边发出声响、突然出现障碍物),看孩子是否能专心地捧着球拍顺利到达终点。如果要加大难度,可以将羽毛球换成乒乓球,更加紧张刺激。
2.踩线走
在地板上贴好有颜色的贴纸,或者沿着地板的缝隙线来回走,双脚一定要踩在线上,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走出线外。可以播放一到三分钟的轻音乐,看看孩子一次能走多长时间,在一点点延长时间。
四、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算孩子所做的事情很糟糕,我们也不需要把他改变成成人想要的结果,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最终接受孩子的行为是最重要的,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来自于成人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