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
《动物狂欢节》是一首世界名曲,音乐鲜明、生动,曲调转换对比强烈,易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我节选了其中三小段比较有特点的音乐,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和喜爱小动物的心理,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充分地倾听、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使幼儿喜爱音乐,享受音乐。
活动目标:
1.在充分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喜欢听音乐,乐于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活动重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
活动难点:听辨音乐的不同特点并较形象地加以表现。
活动准备:
1.一日生活中可将节选的音乐作为活动背景播放给幼儿听;
2.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大森林;
3.音乐、图片、小鼓。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动物狂欢节”,导入活动。
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美丽的大森林”,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小动物?模仿一下,猜猜它们要做什么?导入“动物狂欢节”主题,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完整欣赏音乐《动物狂欢节》(节选),大胆猜想会有哪些小动物?
三、分段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1.倾听第一段,感受音乐的跳跃、活泼,表现小兔跳、蹲等动作;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像小兔这样活泼可爱的?师幼一同随音乐表演。
2.倾听第二段,感受音乐的缓慢,表现出乌龟爬的动作;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的动作也是慢慢的,并在音乐背景下尝试表演。
3.倾听第三段,感受音乐的欢快,表现出小马奔跑的动作;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的动作也比较快?边倾听音乐边表现动物形象。
4.整体欣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不同动物形象。
活动延伸:将乐器等放在音乐角,幼儿区角活动时继续欣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