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次离园接宝贝时看到这样一幕:小明和欣欣在玩滑梯时,小明从上面往上爬,欣欣从上面滑下来,两人撞在了一起,加薪不乐意,抓了一下小明的胳膊,小明生气了,用脚踹了欣欣两下,两个孩子家长发现后拉开了孩子,小明不停地大哭,他妈妈一味的劝他;欣欣哭了一会,她妈妈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两位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错,谁也没有和谁道歉,就不欢而散了。
可以理解,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都爱子心切,对宝贝过分溺爱,唯恐宝贝受一点伤害,当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都护着自己家的孩子,孰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害孩子。
面对孩子间冲突,摩擦,家长该如何做?
摆正心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首先,家长应该知道,还手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鼓励还手只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即打人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很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其实,家长真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完全能掌握更高明的解决方法,如相互协商。寻求帮助等,家长要视此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契机,教育孩子正确解决方法的同时,培养其情商。其次,帮孩子学习更多自我保护的方法。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摩擦,这一经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次交往体验。家长可利用这个契机跟宝宝好好谈谈,帮其了解事情的经过,分析出现的原因,商量对应的方法。交给孩子具体应对的方法,让孩子积累正确的交往经验。
再次,不培养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孩子,其实容易忘记,大大咧咧的孩子最快乐,也有最多的朋友,同伴偶尔有意无意的“欺负”完全可以鼓励孩子当玩笑来看待,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态度与同伴相处。做一个懂得宽容的孩子,也一定会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善意来理解对方的行为,能成为一个快乐又善解人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