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并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活动。
为避免区域活动 混乱无序,自我中心,随意性大的情况,我认为完善幼儿的活动规则很重要,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自我探索、求知欲还能给幼儿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
一、共同商议、制定规则
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区域活动即使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也是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所以规则需要师幼共同协商制定。
区域活动前现制定出一些大家能达成共识的规则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如:一次活动不能频繁更换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轮流玩等都是必须制定的规则。
二、沟通交流,完善规则
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幼儿的活动顺利进行。如果规则不够合理,就会影响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使他们由挫败情绪所以适时地修改完善规则十分必要。
在一次次地碰撞、争吵、讨论中“公平”规则会在幼儿中逐渐落地生根,也使他们逐渐明白争吵是不必要的,沟通、商讨才是正确的方式。
三、积累经验、迁移规则
由于年龄限制,幼儿的经验是有限的,而经验的迁移可以在他们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总结经验为下次活动打好基础
每次活动结束时,可以组织幼儿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不同的经验,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商讨解决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总结经验并合理迁移经验,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以致用”体会成功的快乐
孩子在平日里绘画、手工、小制作方面有比较成功的作品时,可以鼓励孩子将这些作品用于制作服装,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
建立了一定的规则,活动时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循序渐进的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