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首页  教坛传真  教育随笔
“丢失的玩具”
发布时间:2023-03-01 浏览次数:10 作者:刘文清

今天,如如妈妈给老师送回了两件玩具,并告诉老师是如如偷偷将幼儿园的玩具带回了家,如如也承认了错误,所以老师再告诉如如不能将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后,没有再批评如如。

本来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看见如如偷偷的将玩具放进口袋里,老师上前制止,如如说:“这是我捡的,我想把它送给妈妈。”为此,老师专门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集体教育: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捡到玩具能不能把它带回家?往后一段时间,发现如如不再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了。

有天茉莉来找老师说如如拿走了他的口罩,如如很认真的告诉老师,没有拿茉莉的口罩,小朋友们的口罩又差不多,老师只好安抚茉莉,但是同样的事情,在一个星期内接连发生了好几次 。

老师观察发现,如如很喜欢“捡”东西,别的小朋友放在柜子里,没放进书包的口罩,不小心掉在外面的发卡,即使知道这是别人的东西,但是如如还是认为“我捡到了,就是我的。”

发生在如如身上的事情,我们不能定义为“偷”,但是需要认真处理。

一、原因

为什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的这种行为还是没有得到改正呢?

1.孩子年龄小,物权意识不强,不能清楚的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两种概念,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出现这种行为也不奇怪。

2.家长问题,在如如的教育上,如如的妈妈是非常支持与配合的,但在交流中发现如如的妈妈比较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很多不合理要求也会满足,如此以往,养成了孩子霸道的性格,很多次如如捡到别人的东西,即使对方向他索要,他也不会归还。

二、处理

1.端正态度,集体教育

班级内每个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学号,和自己的小柜子,这也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物品和柜子,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偷拿翻看别人的物品。

2.小游戏

分别找一找教室内属于自己的、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的物品。

3.红花榜,强化适宜行为。

班级内的红花榜,是小朋友最关心的地方,对于很多调皮或“明知故犯”的小朋友,红花榜也成了他们自我约束的力量,老师们鼓励如如将捡到的东西交给老师,并及时表扬,也提高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 首页
  • 园所介绍
  • 教坛传真
  • 家园共育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 © 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