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应以表扬为主,但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不使用批评的方法,因为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人。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意志和个性特征,以表扬这一积极的鼓励方法为主去教育幼儿,但同时儿童又是未成熟的社会人,容易形成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认识和态度,因而教育者有必须运用批评的方法帮助幼儿改掉不良行为。然而如果为了让孩子记忆深刻,每次批评都是上一次批评的,简单重复就容易使幼儿产生拒绝、逆反心理,依据普雷马克原理,长期以后这种批评式的语言说教就会就会变成负向的强化,比如奕奕。
每个幼儿对批评的承受度不同,也就是说有的幼儿能承受批评,而有的幼儿脸皮薄且又调皮、容易违反规则的幼儿,就可以使用正面鼓励,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方法使他们改正。比如石头这个小朋友,上活动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翘二郎腿、不好好坐小椅子的习惯,每次点名指出,不仅浪费时间,幼儿还总是违反,教师就要多次提醒,得不偿失。今天我任命他为小管家,让他监督其他小朋友是否违反纪律,他的注意力就变得集中,如果有小朋友违反,他就提示其他小朋友,但教师要求他不出声音的提示,他就会用神情眼神或动作来提醒,动作的幅度也要很轻。这种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过了几天,这个原本不愿意和老师说话的小朋友也开始主动跟老师说话,比如吃饭一开始拖沓,现在光盘了要先告诉老师,这就是正面管教的效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