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想怎么玩、玩多久等等,都是需要我们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例如:在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在玩一个拼搭的玩具,有的小朋友用玩具做了一把手枪;有的小朋友用玩具做了一朵小花;有的小朋友把玩具套在手指头上变成了美甲。其实这种有小孔的玩具,老师为了孩子的安全,可能会阻止幼儿把手指头伸进孔里。但是老师了解孔的大小之后,就可以放心让幼儿去探索新玩法。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随意创作。
老师尊重幼儿的想法,放开双手,给予幼儿时间、空间,鼓励幼儿去随心所欲的创作!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体验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