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导儿童操作电脑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吴春莲
摘要:儿童操作电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操作电脑对儿童的智力、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没有成人的科学引导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儿童无遏制地操作电脑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用科学的方法和观念从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儿童,让儿童在操作电脑的同时既收获快乐,又促进成长。
关键字:操作电脑 科学 引导
电脑的家庭化是社会的产物,儿童的早教思想也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观念中,对儿童进行电脑教育正在成为幼教领域的一门课程。儿童学习电脑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技术的东西,而是如何操作。儿童通过操作电脑可以促进其心智的发展,同时也为教师和家长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在儿童操作电脑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家往往会忽略。作为儿童最信任的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必须细心观察,正确引导,把电脑真正变为儿童的好帮手。
一、电脑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及对幼儿的影响
(一)儿童操作电脑的必然性
1、从社会角度看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国际化已变成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可以说,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的竞争。目前,电脑和电视机一样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电脑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是现实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
2、从我国发展角度分析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思想。从此在幼教战线上掀起了一股以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和培养跨世纪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作为当今社会现代化技术标志的电脑开始走进幼儿教育这块天地。我们培养的孩子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和才干。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从幼儿阶段起操作电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儿童操作电脑的必要性
从幼儿生理、心里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有意注意尚不稳定,而电脑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对于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况且,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在五岁前,教育开始越晚,幼儿生来具有的智力潜能发挥的就越少。这就是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一切事物特别敏感,极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如果这是给与其适当的教育,将会收到最佳效果。在幼儿智力发展最佳期让他们操作电脑接受一点电脑刺激,既体现了时代性,又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从小培养幼儿对电脑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儿童操作电脑对促进儿童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是儿童在操作电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据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郭力平副院长介绍,他们在多800个家庭的抽样调查中,有80%的0-6岁的幼儿家庭中至少有一台电脑。现在,很多4岁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自己开机,在没有父母督促的情况下玩电脑超过2个小时。这一调查表明,幼儿操作电脑的时间过长,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否则电脑不再是幼儿的朋友,而变成隐藏的“敌人”。
二、针对儿童操作电脑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环境的改善
1、选择适合儿童的硬件设施
首先在购买电脑时,应对电脑的外观、功能和使用方法作详细的了解,选择一台适合儿童的电脑。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研制出一种适合儿童的电脑,有一个符合儿童手掌大小的米老鼠鼠标,一个卡通化的多媒体的键盘,显示器采用的是长着一对老鼠耳朵的14英寸的液晶显示器,整台电脑的设计非常富有童趣。
配置电脑桌椅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定要根据儿童的身高特点购买,防止因桌椅过高或过矮导致儿童驼背、拱肩等不良习惯。儿童在操作电脑的时候要为他提供充足的照明。
2、植物绿化
长时间待在电脑屏幕前,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电磁辐射中,这将影响他们正在发育的脑细胞,还会让皮肤受损。植物对环境的绿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电脑产生的对儿童有巨大伤害的电磁辐射。因此我们可以在室内养一些绿色植物,注意经常通风。
(二)教养方式
1、为儿童选择合适的内容
电脑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但其中也不排除不健康的内容,幼儿还不具备排斥这些内容的思想和能力,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为儿童选择适合他们的软件,在儿童上网之前先浏览一遍,对信息进行筛选。防止儿童接触不健康的信息。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操作电脑的内容也不同,对于2-3岁的孩子,可以先观看家长操作,让孩子触摸键盘,4岁以上的儿童最适合玩电脑游戏及使用教育、娱乐方面的软件,也可以学一些初步的电脑知识。6-7岁的儿童可以和家长一起上网,访问儿童网站,但不要让儿童独自上网。
2、家长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
儿童在使用电脑时,家长要陪同及时提醒、纠正,在最恰当的时候进行教育。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网友,与孩子一起上网,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3、引导幼儿解决实际问题
家长要注意培养和塑造儿童的自我健康人格,让孩子认识到电脑再先进也是为人类服务的,和电脑再亲切也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要将儿童学习电脑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多和小朋友玩耍、接触生人,从人际交往中学到各种技能。父母要和孩子多交流思想,使孩子从电脑中获得有益的知识,避免被电脑俘虏。
(三)习惯养成
1、控制上机时间
长时间关注一件事对儿童的身心没有好处,家长要严格控制儿童操作电脑的时间,每星期不要超过5个小时,一天最多操作1小时,每隔半小时要活动5分钟以上,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既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利,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对电脑的兴趣。
2、学会正确的操作方式
好的习惯养成是有方法的,首先是建立正确的操作方法。眼睛要保持高于屏幕,距离在四十五公分,开机离电脑屏幕一手臂的距离,开机后远离屏幕背面九十公分,以避免辐射的伤害。操作电脑过程中,一定要儿童保持正确的坐姿,身体与电脑要保持50厘米以上,背部挺直,身体不要扭曲,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导致姿势不正确。
(四)保健活动
1、注意眼部卫生
长时间操作电脑会引起眼部不舒服,其原因不在屏幕上,而是视觉神经过度疲劳造成的。因此,操作电脑时要选择一个固定的角度,避免不断调整焦距而造成的眼肌疲劳。
操作电脑之后可以做眼保健操,最好做一套简单易学的眼睛保健运动。先轻轻闭上眼睛,将眼球由左到右慢慢做旋转运动,在反方向各做五次,慢慢张开眼睛,做眨眼运动十到十五次,再做远方凝视三到五分钟,每次二十到三十秒。最后用温毛巾轻缚于双眼。
2、合理安排膳食
由于学龄前儿童极易受到异常环境的负面影响,父母应当为经常操作电脑的儿童制定营养丰富的特别食谱。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防止因长时间受荧光屏照射皮肤导致的干燥。三餐要搭配合理,补充所须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要孩子养成多吃水果蔬菜的好习惯,特别要多吃胡萝卜、西红柿、菜椒、牛奶等“护眼食品”。
3、其它保健活动
在电脑前学习或游戏半小时后一定要让儿童外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日光浴,每次使用电脑后必须洗手、洗脸。
(五)注意用电安全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家长在平时插电源和开电脑时会感到好奇,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模仿成人的样子去插电源,如果幼儿接触到电源插头就有可能触电,对此,幼儿家长必须引起重视,采取好防范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插座要设置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家长不在家时,可以将插头锁起来。平时要向儿童讲述一些用电安全的知识,如果儿童足够大,可以教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减少他们对此的好奇心。
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脑对幼儿的教育、娱乐方面所带来的方便,但更要重视它带来的一些问题,毕竟儿童是特殊的群体,还不具有抵御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要作好儿童的保护伞,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想办法消除,预防隐藏的问题,把对儿童的伤害降低到最小,为儿童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吕静、周谷平. 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卜卫. 媒介与儿童教育. 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版.
[3]班都拉 . 社会学习理论.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 姚伟. 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 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