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与“孩子对话”
让环境与“孩子对话”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宋冬梅
幼儿园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是为幼儿发展创设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也是幼儿可以参与创设,有发言权的环境。但成人往往只注重前一方面而忽视了幼儿的参与创设,忽视了幼儿的发言权。我们成人以自己的眼光为幼儿创设了“适合”他们活动的环境。每个学期即将开学的时候,也是幼儿园教师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装饰活动室的墙面,费时、费力、费资金。但最为重要的是,开学后孩子们对老师精心装点得环境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发言权 。而随着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逐渐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真正体现让环境与孩子对话。
第一:墙饰与活动主体相配合
1、活动的动态网络图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我们把活动主体设计成生动有趣的网络图,让家长了解我们活动的每一环节,知道我们活动的目的,要求幼儿应达到哪些方面的发展等。同时对孩子们来说,网络图一改过去单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形势也同样吸引着孩子,并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2、汇集了各种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料。
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料,通过墙饰的张贴,起着交流、学习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寻找小秘密”这一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寻找各种材料,有些家长帮助我们在“网上”拷贝图案、材料。比如:“铁生锈”、“彩虹的形成”、“磁铁为什么吸铁”等。有的孩子们把小制作上的“小鸡出世”过程剪 下来贴在墙饰中,生动有趣,引发幼儿相互观看、介绍、谈论,丰富了主题内容。
3、展示孩子们的探索、体验、成长历程。
随着每一个主题活动的展开,活动室的墙饰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愿望,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幼儿可以借助这面墙饰,展示自我。例如:在结合“三八”节进行的爱妈妈这一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对妈妈的爱都凝聚在自己的每一幅作品中,有的画了“漂亮妈妈”,有的制作了“美丽的花”……还有我们外出春游的照片,孩子们整理小被、穿衣、互相帮助、户外游戏的照片,还有孩子们的口述日记,对老师想说的话等等。内容丰富有趣,吸引了家长的目光,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这样的环境布置已使墙饰由单纯的装饰物,变成了会说话的教育者和记录着。由单一功能变成多向功能,它生动地展示和记录了孩子们探索、体验、成长的历程。令教师和孩子们都感到自豪。
第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幼儿的认知,语言及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总是在周围环境的活动中产生的,教师可把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蕴含在环境之中,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考虑幼儿兴趣和教育目标,在每个活动去摆放相应的操作材料,并随着主体的发展逐步加以丰富和调整。
例如:中班幼儿在“探索风”这一主题中,随着幼儿对风的了解和认识,知道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通过对墙饰上提供的图片:热气球、风车、风力发电站、降落伞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风的感知,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制作风车和降落伞的纸、剪刀、线绳、竹竿、塑料袋、小手绢等。在制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彼此合作,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相互帮助,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又如:在中班主题活动“镜子的小秘密”中为幼儿创设富有弹性环境,给幼儿预留生成空间,我在活动室的周围,布置了许多小镜子,还有一些镜子的替代品,比如:亮亮的铁盖、金箔纸、化妆品盒盖等等,让孩子自己通过触摸、观察、发现镜子的秘密,知道镜子的种类,成像的不同及作用。在进行“植物成长与周围环境”这一主题活动时,我又把几棵正在生长的植物,分别用黑塑料袋,装有废气的塑料袋把植物包起来,过一段时间,同在阳光下生长的植物进行比较,自己观察记录找出植物生长需要些什么。在进行“有趣的纸”这一活动前,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材料,如:绘画纸、普通纸、皱纹纸、包装纸、瓦楞纸、卫生纸等,让孩子们通过玩、观察、触摸等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三、重视园内外环境的结合。
1、创设幼儿园的小环境
幼儿园是一个小环境,但它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浓缩,从小环境也能反映出社会大环境,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园内现存的环境,让它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一片小树林,一个小沙坑,一块草地,一座小土堆,都会成为孩子们心驰神往的乐园。幼儿置身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萌发探究兴趣,积累来自生活的多种经验。如,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我们学习种植,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知道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我们就在活动室前开垦了一块土地,用伙房作豆汁的豆渣当作肥料,种上绿豆、黄豆、扁豆、丝瓜、油菜等,还用花盆、可乐瓶种上植物,让孩子们自己为它们浇水、施肥、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在活动中知道了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知道了水浇多了会如何等等,同时也学会了合作,培养了幼儿的耐心、细心。在“爱护周围环境”这一主题中,要求幼儿从自己做起,制作废旧电池收集盒,和幼儿一起捡院子里、花园里、草坪里的废纸树叶等,让幼儿从这些活动中真正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2、走向社会大环境
社会环境资源是幼儿园主题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幼儿观察,调查活动,使幼儿的学习真正回归到生活,如:清明节我们组织大班幼儿去烈士陵园扫墓,让孩子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遵守交通规则”这一主题下,组织孩子去岗亭观察交警们如何指挥交通的,了解交通常识,如何注意安全等。我们生活在泰山脚下,美丽的泰山为我们创下了丰富的财富,春天我们带孩子来到泰山脚下,观察我们家乡的美丽,欣赏自然界带给我们的礼物,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视野,还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美感。
每年的秋季正是红红的苹果挂枝头,黄灿灿的玉米进粮仓的好时节,可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对这些却了解甚少,他们仅仅把印象留在了农贸市场上,根本不知道,花生、地瓜、玉米是在哪里生长的。我们幼儿园充分利用了农业大学这一有利条件,每年秋季都带孩子去大学农场参观,去田间地头看一看丰收的景象。我们和孩子一起,拔花生,收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