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注意主要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行程中,稳定性比较差,孩子容易被新鲜,刺激鲜明的刺激所影响,而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专注之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人们进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心理基础。《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纲要》中还指出幼儿活动要丰富多彩,以游戏为主,这也有利于幼儿的主义的稳定与集中。
关键词:幼儿注意培养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活动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嘉兴小朋友是我们班非常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喜欢帮助小朋友,喜欢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快乐,但就是做事情时不能坚持到底,教学活动时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有时还会自己趴在桌子上自言自语,喜欢出一些怪动静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嘉兴的这些“活泼”的表现已经影响到他的正常学习,也就是我们说的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好玩、好奇会使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安静不下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如果进教师不能有意识的将这种“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的习惯,到上小学时在想规范孩子的这些行为习惯就非常困难。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培养幼儿的稳定性。《纲要》中还指出幼儿活动要丰富多彩,以游戏活动为主,这也有助于幼儿注意的稳定与集中。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我归纳如下:
一、为由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在活动室里为幼儿创造优美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物的影响,因为幼儿经常会被新鲜的、刺激强烈的事物所吸引,防止多余的刺激引起幼儿的注意的分散。在选择教学活动内容时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嘉兴小朋友做事情时接受能力比较慢,如果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会是他丧失信心,从而会是他做事情半途而废,所以在教学学活动时要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孩子,时时做个有心人,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跃一跃摘到果子,感受到成功,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孩子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选择教具学具要有新奇感
在教学活动中自制一些教具如:软飞盘、树叶粘画、手指偶、图片等。合理的使用教具学具可以减轻幼儿的智力疲劳,有助于智力的稳定。在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玩教具,让幼儿在感兴趣的独立动手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声像和视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更容易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有趣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在活动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让幼儿紧张,会使幼儿由而感到疲劳,从而使注意力减弱,而幼儿常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有意的为幼儿组织幼儿感兴趣的的活动使幼儿融合到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消除学习时的枯燥乏味。
四、家园共育,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制度
经过和嘉兴奶奶的谈话,了解到嘉兴小朋友在家时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玩具满地仍,家长在家不管孩子,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睡眠不足,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注意力涣散。幼儿不仅在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到幼儿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简单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与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的良好配合下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专注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快乐和幸福,我会用全部的知识教育和引导幼儿。在培养幼儿德智体美的同时还要关注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了,幼儿的学习才能有进步。作为教师的我要做到心中要有孩子,时刻关注孩子,时时做个有心人,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进行客观分析,有目标有计划的指导幼儿。总之,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一切教学活动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从而才能够使学生学习效率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丁祖荫:《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2.《幼教原地》,2004-12,36期
3.网站,转引自:培养幼儿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