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信心对幼儿成长道路上起一定的作用,还是学习过程中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受家庭环境集体教育的因素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去了解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充分展现幼儿的闪光点,信任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有效的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的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对待生活,勇敢的战胜困难,让生活变的更多彩。
关键词:自信心个案研究 幼儿 心理问题
一、个案研究背景
雨凡是一个内向的小丫头,不爱说话,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呆在角落里,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多次对老师说谎,偷偷拿幼儿园的玩具回家,她也从不主动参加小组集体活动,即使活动中也会站在不起眼的位置。只要入园迟到,她便会大哭,不让妈妈离开,在任何幼儿参与活动中,她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发现这一现象,我们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雨凡一直由妈妈照顾,加上工作繁忙,家庭琐事,很少与孩子交流,有时雨凡任性,则常对她发脾气,很少耐心的鼓励和表扬孩子,只要她母亲加班,便让雨凡一个人呆在家里。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二、主要心理问题分析与诊断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造成雨凡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家长的过渡批评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的孩子比较,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水平,一味的过高要求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过于粗暴只是一味的批评、打骂,很少有耐心的说理与交谈。而幼儿有时无法达到父母的过高要求,遇到事情就会畏惧退缩,做事畏首畏脚,缺乏自信。这种性格进一步阻碍她交往的需求,导致他很少与人沟通,语言能力发展不足,这样她就更难与人交往,更加孤独、压抑。作为父母要从孩子的自身条件出发,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与打骂。
2.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
每个幼儿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这个别差异,幼儿由于某些方面的不足没有得到及时得弥补,就会缺失自信心。雨凡是个个子矮小的女孩子,长相平凡,在班级里处于劣势地位,免不了会受到一些男孩子的欺负,而老师只是会批评这些男孩子,鲜少会去安慰或过度关注她。由于她的年龄在班级里是较小的,因此在能力的发展水平上也是较差的,做手工等活动总是最后几个完成,久而久之她就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质疑,因此更加的自卑。
3.教师的错误评价
幼儿在离开父母到幼儿园之后,老师成了幼儿唯一信赖和依托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他们,成为他们模范的范本。在针对雨凡小朋友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及时作出调整甚至有时教室里有什么东西丢失了,教师问幼儿,有谁拿了xx,全班幼儿会异口同声地说是雨凡,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也没有出面为雨凡澄清,在孩子心中高大完美的形象大打折扣。不管孩子有没有做这件事,我们应该私下跟孩子沟通,谨言慎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
作为老师,只有给她相应的心理疏导与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自信心培养的方法、对策
( 一)家园共育
经过多次与家长的沟通,述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其父母的高度重视与积极配合,因此,我对他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养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将来。做为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温暖的家庭气氛。作为家长不如放下手中的工作,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出去旅游或做做游戏等亲子活动。与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陶冶了情操,让孩子在细节中感到,来自于父母的温暖与重视,使之增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信精神。
2.与孩子亲密的接触与交流
(1)创造机会,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的才智机会。幼儿回到家中,父母应该主动的与幼儿交谈,询问幼儿在园情况,鼓励幼儿将幼儿园学到的才艺表现出来;在家里长辈或亲朋好友较多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勇敢的站出来,大胆发言等。
(2)耐心等待,既然给了机会,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做不好而干脆自己来做,更不能因其做不好批评孩子,而压抑了孩子的潜能。
(3)给予鼓励,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长对孩子多激励,多鼓舞,使孩子树立起一个积极的自信心心态。有父母积极的响应,幼儿良好的自信心就会在平常生活中得到大力的提高。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合作的成功与交流的快乐
在父母努力的同时,作为教师,在参与活动中,尽量让雨凡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她,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通过她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树立自信心。
首先,要让幼儿感受到被人承认接受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其大胆的表现自己。幼儿对于成人的评价看的很重要,常常当作自己表现好、进步的依据。所以,在任何一个活动环节里,我大多用肯定、鼓励的语气与幼儿交流。如雨凡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我就让她做小老师,教其他幼儿穿脱衣服、叠衣服、叠被子等等,都能听到我对她的鼓励:“你叠的衣服真整齐。”等。夸具体不夸很棒,在积极的肯定中促进幼儿心理素质不断进步、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然后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体验合作的成功感,交流的快乐。使幼儿感到我能行,我自信。针对雨凡的自身缺陷,我认为应该先让她感受到来自老师对她的温柔、友好。例如给她梳梳头,与老师一起给幼儿发彩笔,在丢手绢游戏中,她先来。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合作中,安排雨凡与能力较中性的、良好的幼儿一起,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这样在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雨凡也能获得成功的愉悦,在活动后,让他们相互学习,交流评价,在被老师与同伴承认与接受的气氛中,雨凡的积极情绪会在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体验到被同伴接纳和新生的自信心便会随之增强,在以后的活动中也会主动起来,使之主动性得到提高,巩固了自信心。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雨凡不再是那个胆小、不爱说话的小女孩了。她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笑着跟老师问好、跟妈妈说再见,再也不哭鼻涕了。现在的她很乐意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课上,有时还能帮助老师组织小朋友活动,这种在活动中显露出来的自信精神还是她树立自信心的表现。据家长反应,雨凡现在性格开朗多了,还常给妈妈讲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故事,给妈妈讲从幼儿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等等,见到客人或陌生人也能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地去问好交流。
五、教育反思
自信心对幼儿成长道路上起一定的作用,还是学习过程中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受家庭环境集体教育的因素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去了解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充分展现幼儿的闪光点,信任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有效的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章剑和编著《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与对策》2005年版
2、 许继红编著《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 赵寄石编著《自信与尊重》江苏出版社2006年版
4、 魏运华编著《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李君编著《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