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首页  教坛传真  教学研究
谁培养了“依赖症”
发布时间:2015-05-14 浏览次数:103 作者:张璇 孙俪

 

    学校门口常常听一些家长们诉苦: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了?三四岁还要喂饭,五六岁了还得帮着穿衣服,八九岁了还不会自己梳理小辫子,都小学五六年级了,还得家长陪着写作业。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抱怨一通,不还得乖乖地回家服侍“小皇帝”“小公主”。

    目前许多家庭,父母像保姆一样照顾着儿女们的生活,关怀得无微不至。这是正常的,毕竟,现在很多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当然奉为至宝。可由于不重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很多孩子都患上了“依赖症”,这成了大问题。

情景一:

    可能是从小太宠爱的缘故,6岁的女孩儿朵朵依赖性特别强。这天午餐时间大家都在吃午餐,朵朵看着小碗嘟着小嘴巴,看了看爷爷又看了看奶奶。奶奶习惯性的端起小碗开始喂朵朵,多多吃了几口不乐意非要让爷爷喂“不要”“就不要”。爷爷赶快接过小碗心疼的喂起朵朵,朵朵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喜欢吃瘦肉不喜欢吃肥肉。“我不要”“就不”没办法爷爷又一点一点、一块一块的分开来喂朵朵。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家长有所意识孩子的现状但是他们还

    认为孩子在长身体,目前状况长身体重要。还是先吃饱吃好为主。

情景二:

    小朋友上幼儿园以前,整理书包、削铅笔这些本属孩子应做的事,都被朵朵妈妈给承包了。时间长了,女儿成了“甩手掌柜”。这不周末老师布置绘画还没有完成,一边玩一边画画的朵朵不小心吧铅笔摔断了,“妈妈”,“妈妈”,“妈妈”,“妈妈”一个劲儿的喊妈妈。这时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没有听见朵朵的声音。朵朵急的大呼小叫,又哭又闹。妈妈还以为怎么了呢,放下热油锅就往朵朵房间跑疑问缘由才松了一口气。朵朵可不干了更是无厘头的大哭大叫,让妈妈赶快给她把铅笔削好!又是立刻又是马上,弄得妈妈左右为难,最后妈妈只好先把厨房事情停止,帮朵朵把铅笔削好后才去做饭。这个急脾气的小掌柜真是很是难伺候啊!

    常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孩子的依赖性就是这样被家长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不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空谈家,如果你不想令自己一生都为孩子操心劳神,丧失自我,那么,从孩子小时候做起,从现在做起,请放开你的手,让孩子做他能做的事,因为,独立得是和能力,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培养出来的,慢慢消除尚存的依赖性。

事列一:

    一天,妈妈在洗碗,婷婷饶有兴趣地在旁边看着。妈妈笑道:“婷婷,你是不是想洗碗?”她点点头,于是,妈妈弄来个小盆,里面放点水与清洁剂,教她如何洗。因为兴趣使然,小家伙学得很认真,很快就学会了。烧菜时,妈妈让她也参与进来,让她给妈妈打下手,帮妈妈递菜。“婷婷,帮妈妈把西红柿拿来,再从冰箱里拿几个鸡蛋来。”婷婷出色地完成了妈妈交给她的任务。这时,妈妈给予适宜的赞美:“婷婷,真是妈妈的小帮手!”得到表扬的小丫头,劳动兴致更浓了,不时地问道:“妈妈,这黄瓜什么时候要?”此后,见到妈妈烧菜,小家伙就乐滋滋跑着要帮忙。通过亲自参加劳动,婷婷的独立性强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她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事列二:

    婷婷就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孩子。她从三四个月翻身起大人从不限制她的行动,也从不伸手助她一臂之力,自卧而坐、而爬、而走、而跑,都是她自己完成的,所以现在两岁多的小人,出门从不要大人抱,自己跑的不亦乐乎。吃饭时,她跟大人一样坐在餐桌前,不同的是,饭后她的脸上、衣襟前、桌上、地上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清理一下而已。进出家门她不仅会自己换鞋,还非常乐意帮大人递拖鞋。因为够不着马桶,她有一个专用座便器,每一次小便后她都会自己倒进马桶……看婷婷妈妈是不是很偷懒啊!

事列三:

    婷婷有一段时间甚是让人头疼,早上要自己选衣服而且不止一套,大小姐的审美观点没有花的不漂亮,么有沙沙裙摆的不漂亮。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自己打扮一番,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长衣袖配短裙,真是非一般的审美呢!每天自己坚持穿衣服换鞋子,虽然有时候也会偷懒,伴随着她一天一天长大,心中那个小小的她也在发芽成长,“我来”“我来,我来”她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的人了,喜悦的感觉不仅慢慢膨胀,好想一展身手。我来我来,久而久之就会做很多事情。

可见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着手,时间长了,好习惯就养成了。作为家长,要时刻牢记:该放手时须放手,千万别低估孩子的能力,更不能用自己的“爱心”扼杀孩子的动手机会。孩子身上存在的“依赖症”如果不及时得到医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危害性也会越变越大。可能会导致成人之后,性格柔弱、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父母别总像老母鸡似的把孩子护在翅膀下,孩子终究要长大的,要经历风雨。与其日后存在性格上的缺陷,不如早早放手,让孩子早点飞翔,尽管飞得摇摇晃晃。

    幼儿期是孩子性格、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孩子越小的时候,我们播下的种子越容易发芽。我们知道,宝宝在2~3岁这个阶段,自我意识萌芽,宝宝们的种种表现都印证这一观点。所偶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的意识。2岁左右是宝宝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关键期,宝宝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的关系会逐渐产生一个清晰的的认识,谈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原来我可以做这么多事情。积极的的自我意识对于宝宝来说,不仅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这个“自我”萌芽的阶段,除了一个又一个的“我来”,宝宝们还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表现,比如经常会说“我不”“就不要”“不吃”“不……”其实这一阶段的宝宝虽然需要大人的照顾,却又常常与大人“对着干”,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一旦大人没有遵从他们的想法,就开始哭闹、发脾气。许多爸爸妈妈认为宝宝听话,采用责骂等简单方式对待,试图矫正这些行为,这会给宝宝的心灵造成创伤。其实,“我来”“我不”等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正常表现。孩子试图通过某些行为来探索自己的力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来看待,所以这时孩子总是对任何事情都愿意大胆尝试,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幼教园地2009年1.2月

教育2013年11月父母孩子

幼儿教育2014年1.2月父母孩子

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

  • 首页
  • 园所介绍
  • 教坛传真
  • 家园共育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 © 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