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首页  教坛传真  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纠正小班幼儿挑食厌食的习惯
发布时间:2016-01-13 浏览次数:3264 作者:关燕华

 

摘要:

    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幼儿在家庭中没有争抢食物的对手,许多儿童养成了挑食、厌食的不良饮食习惯,是许多家长伤透了脑筋而又难以纠正的坏习惯。针对这种问题的有目的的教育是老师和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纠正 挑食厌食 习惯 措施

    3-4岁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新陈代谢旺盛,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迅速,骨骼处于不断骨化的过程,各系统各器官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这样快速的成长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科学合理的调配幼儿的营养膳食对幼儿身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

一、挑食厌食的原因

    挑食厌食是指幼儿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吸收又不利健康的成长。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发育迟缓偏胖或偏瘦,甚至出现贫血、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找出幼儿偏食厌食的原因,这一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导致幼儿偏食厌食的主要原因有:

(一)家长过度溺爱,幼儿想吃什么就给什么。无条件的满足幼儿的喜好和饮食要求,幼儿于是专挑自己喜欢的好吃的东西吃,容易挑食厌食。

(二)零食不离口。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影响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吃饭不好好吃,一味的只吃零食,胃肠道也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吃饭就更不好好吃了。

(三)父母习惯给幼儿喂食。有的幼儿四五岁了,大人还在喂食,使幼儿养成了不能独立进餐的不良习惯,影响幼儿对吃饭的兴趣。

(四)父母本身挑食或餐桌气氛不好。父母本身就挑食,吃饭的时候挑来拣去,幼儿爱模仿,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时间久了,幼儿也会挑食厌食。有的父母习惯在餐桌上争吵,幼儿精神紧张,导致幼儿没有食欲。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被幼儿模仿。

(五)幼儿生病了,没有食欲。如果幼儿平时吃饭不挑食厌食,有一段时间却突然挑食厌食,那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幼儿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影响食欲。

二、常见的挑食厌食

    生活中很多幼儿都存在挑食厌食的的不良习惯,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一些幼儿吃饭时总喜欢在菜里翻来翻去,专门挑自己最喜欢的吃,这种行为很不礼貌,还容易把菜搅凉,弄脏,让别人反胃。幼儿挑食厌食的行为还表现在,不喜欢吃一般小孩的食物,并持续很长时间;特别喜欢吃某种食物,如果没有这种食物就不吃饭;特别抗拒某种食物,并且影响对其他食物的兴趣,等等。幼儿的这些饮食习惯必然会让幼儿的身体健康大打折扣,影响生长发育,因此,认识到挑食厌食的危害,纠正幼儿挑食厌食的坏习惯是家长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挑食厌食的危害

    现在很多幼儿存在挑食、偏食的问题,幼儿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身体吸收不到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极不利。而人体健康成长需要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存在于某一类或几类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与平衡。挑食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幼儿挑食主要有一下三点危害:

(一)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

  挑食偏食会让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受到影响,比如喜欢吃油炸食品、油腻的肉、高脂肪的东西,就容易蛋白质脂肪过量就会变得肥胖,蛋白质是人体必许的,但这种东西如果吃的太多了,蛋白质就过量了,脂肪也过量了,就会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而不吃这些就会导致营养不良。

(二)幼儿挑食易导致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吃自己喜爱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长一味地满足幼儿这种“天性”,幼儿就会习惯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对于不喜欢的食物一口也不愿意吃,从而导致幼儿吃的很多,但却营养不良。

  有些幼儿平时零食吃得多,正常的三餐往往不吃了。也有些家长轻视早餐,只让幼儿随便吃点东西就去幼儿园了,这样就满足不了幼儿正常的活动和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偏食、挑食,也就成为众多幼儿流行的不良习惯,家长对此也司空见惯。长此以往,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幼儿的免疫力受到破坏,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三)幼儿挑食易缺乏维生素,影响视力

  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很多营养素,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缺一不可,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会提供给幼儿不同的营养素。如果幼儿不喜欢吃荤菜,他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摄入会不足;如果幼儿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他的维生素摄入会不足。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眼球发育无论是蛋白质或是维生素的缺乏都可以造成近视或是近视进一步发展。

四、改善幼儿厌食挑食的措施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积淀与形成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一)将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学游戏活动之中。

1、角色游戏教学

    教师在游戏中有意让挑食厌食的幼儿当厨师、顾客,让幼儿觉得菜的多样性,并且各有各的味道和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菜,这样会长不高,长不胖,也长不好看,让幼儿认识到挑食、厌食是不好的习惯。

2、寓教于乐,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强制幼儿吃自己认为最有营养的东西,强制只会让幼儿讨厌这种食物。比如幼儿不喜欢吃蔬菜,可以在教幼儿唱儿歌,讲故事时给幼儿讲吃蔬菜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效果往往会更好。

3、 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吃饭前,教师先介绍食谱,谈一谈这些菜的营养,对小朋友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来激发幼儿的食欲。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幼儿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再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幼儿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教给幼儿一些饮食小常识,如:为什么专吃一种菜不好?零食吃多了会影响食欲!不吃荤菜有些什么坏处?不吃豆制品又会怎样等等。

4、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

    构建轻松的饮食氛围,很多幼儿挑食厌食是因为大人和教师不断的催促,甚至高声呵斥,让幼儿烦躁不安更不喜欢吃东西,教师应该耐心的劝导幼儿吃饭,幼儿会慢慢接受食物,开心的吃饭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5、榜样带动

    教师可以采取把班上吃地好的几个幼儿给大家做吃饭表演的方法,他们碗里的菜吃得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挑选出来,他们长得很健康。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比如班里有个幼儿不喜欢吃菜花,愁眉苦脸的,这时候有个幼儿说:“我最喜欢吃菜花了。”然后大口地大口地吃了起来。那个挑食的幼儿看到以后也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后吃饭就吃的又快又干净。

6、潜移默化地引导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身传言教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仅要教育,更要教师平时规范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正面示范,为孩子们做榜样,以及时的表扬。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教师都给予鼓励。当幼儿把教师给她盛的饭菜吃完了,没有挑出来,教师就表扬幼儿,奖给幼儿红花、糖等。用游戏来诱导幼儿喜欢美味佳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7、控制幼儿吃零食

    许多幼儿食欲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吃零食太多,这不但会损伤幼儿的胃口,还造成幼儿还没吃饭就已经饱了的后果,久而久之,幼儿自然就会不好好吃饭。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控制幼儿吃零食的数量,用小点心代替零食,循序渐进的纠正幼儿挑食厌食的坏习惯,做好家长工作,配合幼儿园的管理,不带或少带零食。

8、关心幼儿的身体状况

    留意幼儿的身体状况,当幼儿出现挑食厌食而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时,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消化不良,或者肠胃不舒服,腹胀腹痛,或有点感冒等等。其中消化不良最为常见,根据幼儿的实际身体情况可以适当给幼儿吃些改善肠胃功能的药物冲剂或山楂片等一些开胃的食物。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与家庭生活之中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的好,却轻合理饮食培养的现象。使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食边吃边玩的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对家长的建议是:

1、家长要以身作则。

    餐桌之上家长也要改变自己挑食的习惯。有的不吃肥肉,有的不吃素菜,。幼儿在家长的影响下也会挑食。当幼儿不吃某种东西时,不要马上批评,应该先分析是不是肉不太熟?菜太老?味道太咸?并及时纠正。

2、 不要再幼儿面前评价饭菜好坏。

    幼儿对食物的经验往往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因此家长不要轻易在幼儿面前流露出对某一种食物的好恶,而且还有尽量改正自己挑食厌食的坏习惯。

3、改进烹调技术,增加饭菜花样。

    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提高幼儿对吃饭的兴趣,增加幼儿的食欲。比如幼儿不爱吃肥肉,可以把肥肉掺进瘦肉里,剁成肉泥,然后做成肉丸子吃。

(三)家园一致,共同培养良好的习惯

    家庭既是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现象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学很多东西,却不注意幼儿这种早期习惯的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放在首位.家园一致共同培养,纠正不良习惯。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回到家后,可能很快就抛在脑后。这就需要教师和幼儿家长的经常性联系,把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要求、目的,向家长讲清楚,家长在生活中注意用和幼儿园相似的方式培养幼儿的习惯。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家长也要起“以身作则”的榜样,给幼儿以完整的教育。

小结: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合理饮食的观念,才能有效的改善幼儿偏食厌食的不良习惯。在现在的社会,作为人类的未来,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未来社会的发展名族的兴旺息息相关,只有帮助幼儿纠正不良习惯,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主编:庞建萍、柳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主编:范慧静《幼儿健康生活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主编:朱家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年

4、主编:冯德全《发展幼儿的优秀本能》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5、主编:杨冰 等编著《好习惯坏习惯》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 首页
  • 园所介绍
  • 教坛传真
  • 家园共育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 © 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